技術文章
更新時間:2025-11-18
點擊次數:93
一、實驗目的:
檢測重組質粒是否成功,外源片段是否正確插入到質粒載體中。

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是可以識別DNA的特異序列,并在識別位點或其周圍切割雙鏈DNA的一類內切酶。按限制酶的組成、與修飾酶活性關系以及切斷核酸的情況不同,分為三類: 第一類(I型)限制性內切酶、第二類(II型)限制性內切酶和第三類( III型)限制性內切酶。
現在商業化的內切酶一般都是II型限制性內切酶,具有以下三個特點:
1. 識別位點的特異性:每種酶都有其特定的 DNA識別位點,通常是由 4,5,6或 7甚至更多個核苷酸組成的特定序列(靶序列)。
2. 識別序列的對稱性:靶序列通常具有雙重旋轉對稱的結構,即雙鏈的核苷酸順序呈回文結構。識別序列有一個中心對稱軸,從這個軸朝二個方向“讀"都相同。
如EcoRI的識別順序為:
5'…… GAA|TTC ……3'
3'…… CTT|AAG …… 5'
垂直線表示中心對稱軸,從兩側“讀"核苷酸順序都是GAATTC或CTTAAG。
3. 切割位點的規范性: 雙鏈 DNA被酶切后,可形成粘性末端或平末端DNA分子。
粘性末端:交錯切割,結果形成兩條單鏈末端,這種末端的核苷酸順序是互補的,可形成氫鍵。
如EcoRI的識別順序為:
5'…… G'AA|TT_C ……3'
3'…… C_TT|AA'G …… 5'
_和'表示在雙鏈上交錯切割的位置,切割后生成5'G……… 5'.AATTC,3'CTTAA.和3'……...G二個DNA片段,各有一個單鏈末端,二條單鏈是互補的,其斷裂的磷酸二酯鍵以及氫鍵可通過DNA連接酶的作用而“粘合"。
平頭末端:在同一位置上切割雙鏈,產生平頭末端。
如EcoRV 的識別位置是:
5'…… GAT'|ATC …… 3'
3'…… CTA'|TAG …… 5'
'表示在雙鏈上交錯切割的位置,切割后形成5'…… GAT ATC …… 3'和3'……CTA和 TAG……5'二個片段,這種末端同樣可以通過DNA連接酶連接起來。
1. 質粒DNA
2. 酶切緩沖液(TaKaRa)
3. 限制性內切酶(TaKaRa)
4. ddH2O
5. TAE電泳緩沖液
6. 瓊脂糖
四、實驗步驟:
1. 在微量離心管中配置如下酶切體系:
2. 適宜溫度反應3小時。
3.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。
五、注意事項:
1. 質粒酶切所用緩沖液參照試劑目錄選擇。單酶切選用產品附帶的緩沖液,雙酶切根據試劑目錄選擇最適緩沖液。
2. 一般1 μg質粒至少加1 U酶,酶切體系中酶的體積不超過1/10。
3. 根據試劑目錄選擇最適酶切溫度。
更多實驗室內切酶相關試劑請進入蘇州阿爾法生物進行了解。